第(1/3)页 “那么多钱,这么快就用完了?”梁春梅讶异。 包鱼塘没花多少钱,才1500块。 包下来后她又给公公塞了一个信封,里面装了整整一万块钱。 这怎么眨眼间就花光了呢。 赵康财一脸无奈,“大嫂,你给的那些钱爸都掰成两半花,处处精打细算,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记在账上了。” 说着,赵康财从兜子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账簿,递给梁春梅,“大嫂,你自个儿看看吧。算上买鱼苗和鱼饲料的钱,我大概算了一下,还需要2500左右。” 梁春梅翻看几眼,账本记录得很清晰,大到买水泵,小到买一颗螺丝钉,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了。 “原来包鱼塘这么费钱啊。”赵保田挠了挠脸,早知道他就让媳妇养兔子去了。 投入小,成活率高,还有现成的场地。 之前包下的那片树地就很适合养兔子,建几间棚子,再买百八十个兔笼子。 人工钱也能省下,反正他都退休了,几百只兔子还是能养的。 赵康财笑了笑说,“大哥,有些细节上的东西,看似不起眼,但架不住数量多啊。咱家那鱼塘面积大,水坑又深,小打小闹确实花不了几个钱。但要想形成规模、保证鱼的成活率,该花的地方还是要花的。” 250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,若不是山穷水尽、实在没办法了,他也不会来求大哥大嫂。 毕竟鱼塘是大嫂承包下来的,所有钱都是她出的,想当甩手掌柜也无可厚非。 可眼下鱼塘的水都抽满了,就差临门一脚把鱼苗撒进去了。 梁春梅跟老伴对视一眼,又看向赵康财,“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出身,没人养过鱼,用不用请个技术员现场指导指导啥的?” “大嫂,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。”赵康财喜上眉梢,“我都打听好了,市水产局大力支持乡下百姓搞养殖业,如果有需要,他们可以免费派技术员到农村指导,不收钱。” “那敢情好啊。”梁春梅抿嘴一笑,把老伴拽出来,“你拿上存折,骑摩托去储蓄所取3000块钱出来。” “春梅,我感觉这鱼塘就是无底洞啊,现在一条鱼还没养成呢,就花了一万五六了。” 赵保田隐隐有些心慌,“要不......要不还是算了吧,咱就是普通家庭,万一赔了,咱也承受不起啊。” 梁春梅一听,照他老腰就拧了一把,没好气道:“净说那丧气话,什么叫万一赔了,就不能盼点好吗?” 没有十足的把握,她也不会包鱼塘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