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厅装修得像博物馆似的,文物都被玻璃罩子给罩起来了。 梁春梅花了5块钱,找鉴定师帮忙看了看。 足足观察了半个小时,鉴定师才放下花瓶,笑着道:“这是辽代的花瓶,全名叫黄釉牡丹纹矮颈瓷瓶,我们店就收藏了两个。” “辽、辽代?”赵保田瞪大眼睛,赶紧掰着手指头计算年份。 “对的,你们这花瓶品相好、保存完整,瓶底的官印还在,没有缺口和划痕,所以价格自然也高一些。” 梁春梅心里释然了,难怪瓶底的官印她不认识,原来是辽国的文字啊。 “那您看这瓶子值多少钱?”梁春梅低声问道。 “你先等等。” 鉴定师起身,把店老板和其他几名鉴定师叫来,围在一起商讨起来。 有个老头都快把脑袋塞进瓶子里去看了,讨论得非常激烈。 又过了半个点,店老板亲自上前,说了个数字,“大姐,您这牡丹花瓶5万块钱卖不卖?” 一旁的赵保田听后,脑袋‘嗡’地一声,双腿发软,差点瘫在地上。 梁春梅也很意外,她心里的价位是五千到两万,没想到店老板居然给了这么多。 那可是5万块钱啊,足够她跟老头子养老的了。 “大姐?”见妇人愣在原地,店老板又问了她一遍,“5万卖吗?” 梁春梅回过神来,没急着答应他,还想再争取一下,“10万行不行?” “真的不行。”店老板笑着摇头,“当下古玩生意不好做,我们店压了很多货物都没出手呢,大姐如果诚心想卖,我最多只能给到6万块钱。行的话一手交钱,一手交物,现在就可以签字据。” 梁春梅喜上眉梢,看来争取一下是对的。 “好,6万就6万。” 6沓钞票装进兜子的瞬间,老两口走路都发飘了。 赵保田乐得见牙不见眼,只感觉脑梗都疏通了,激动得舌头打结,“春、春梅啊,这装钱的兜子和装报纸的兜子就是不一样,咱现在也是大款了,哈哈。” “虎玩意,咋呼啥?”梁春梅忙捂住他的嘴,踩了一下老头子的脚背,“生怕别人不知道咱有钱是吧?” 都说了多少遍了,财不外露,咋就记不住呢。 这满大街都是二流子,眼睛贼得很。 谁有钱谁没钱一眼就能看出来。 那大姑娘小媳妇晚上都不敢戴着金耳环和金手镯出门,稍有不慎就被撸走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