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为了你好-《雨破天际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小男孩头低地很低,眼神中的杀意却是愈加猛烈。

    “金光咒、幽冥咒,你主要学这两种。金光咒乃是光系道法之根本,唯有纯阳之体方能修到极致,你一个小鬼,竟然能拥有这等体质,真让人火大。”中年道士一股酸酸的味道。纯阳之体乃是修道圣体,不仅修道进速神快,更能将道法发挥到最大威力。

    “天地玄宗,万气本根,广修浩劫,证吾神通。三界内外,惟帝独尊,体有金光,大映吾身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包罗天地,养育群姓,侍诵万遍,身有灼烁,三界侍卫,玉帝同迎,方神明礼,役使雷灵,妖怪丧胆,鬼神志形,内有霹雳,雷神隐名,洞慧交彻,五气腾腾,金光速现,覆护坛庭。急急律令。此乃金光咒咒法,好生参悟。”

    “同时配以幽冥咒,杳杳冥冥,天地同生,散则成气,聚则成形,五行之祖,六甲之精,兵随日战,时随令行。”

    中年道士念出金光咒和幽冥咒心法,更是极为详细地分析讲解。

    “修炼金光咒和幽冥咒时,因为你乃是鬼身,修炼幽冥咒还好,但修炼金光咒,其内心必然杂乱无序,极易走火入魔。所以你修炼时,必须要谨记清心凝神决于心。”

    “君曰:

    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。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。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。吾不知其名。

    强名曰:「道」。

    夫道者,有清有浊,有动有静。天清地浊,天动地静,男清女浊,男动女静。

    降本流末,而生万物。清者,浊之源。动者,静之基。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

    夫人神好静,而心扰之。人心好静,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。

    澄其心,而神自清,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所以不能者,惟心未澄,欲未遣也。

    能遣之者,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。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。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

    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

    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

    真常应物,真常得住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

    虽名得道,实无所得。为化众生,名为得道。能悟之者,可传圣道。

    老君曰:

    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

    执着之者,不明道德。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,惟有妄心。

    既有妄心,即惊其神。既惊其神,即着万物。

    既着万物,即生贪求,既生贪求,即是烦恼。

    烦恼妄想,忧苦身心,便遭毒欲,流浪生死。

    常沉苦海,永失真道。真常之道,悟者自得。

    得悟道者,常清静矣。

    太上台星,应变无停。驱邪缚魅,保命护身。 智慧明净,心神安宁。三魂永久,魄无丧倾。”

    中年道士讲完,也不管小男孩听懂与否,自顾自地离开了,只留下小男孩一人留在那里。

    小男孩闭上双眼,盘膝打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