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中军的鼓声发商音,中级军官‘帅’的鼓发角音,下级军官‘伯’的鼙[pí]鼓发羽音。 击鼓而进,低旗则趋,击金则退,麾而左之,麾而右之,金鼓俱击而坐…… 这是尉缭为秦军编写的一套操练教程。 李信之所以在枹罕停留那么久,主要就是在操练这套阵法。 近三万秦军根据不同的鼓声,以及幕府升起的各色旗帜下,有序的按照命令列阵。 咚!咚!咚! 随着阵型摆好,中军的发出的将鼓之声,渐渐和帅、伯的鼓声重合,这意味着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。 按照秦军‘斗一守二’的军规,每次投入作战的士兵总数,只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,剩下的军队,原地蹲坐在地上待命,节省体力,随时准备加入战斗。 与此同时,李信所在的楼车上,升起了一面黑色鸟旗,这是号令骑兵出击的旗帜。 韩信在山包之上,看到远处的戎狄骑兵处同样升起了一面鸟旗,他知道这一举动被称为‘应旗’,既向幕府报告自己收到了命令。 他踩在马鞍上,努力直起身子,鸟瞰整个战场,如饥似渴的学习着李信指挥军队的方式。 从陇西北地征调来的戎狄骑兵,被均匀分配在大军两翼,李信在靠近德水一侧的大军右翼还布置了重兵,不止有顶盔掼甲,手持强弩的步卒,此次出征仅有的一千辆战车,也同样被安排在了右翼。 在韩信看来,李信的部署,除了加强右翼让他有些看不懂之外,其他的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,没什么亮点,也没有什么漏洞。 不过这很正常,因为对面的羌人,战术更加老套。 韩信看着羌人的阵型,恍惚间以为自己正处于武王伐纣的战场上,对面的,正是匆匆自朝歌而来的商朝军队。 步兵在前,战车居中,当年牧野之战时商军怎么摆阵的,对面的羌人几乎原封不动的重复着当年的战阵。 在秦人的数次重拳出击下,羌人不仅仅丢掉了农耕的技术,就连作战的技巧,也同样停留在了诗歌所描绘中。 造孽啊…… 韩信微微摇头,觉得自己此战过后,起码能升两级爵位。 按照秦律,野战中斩首两千人,指挥作战的将军才能记功,从军吏到将领都会受到赏赐,所有战斗人员都会进爵一等。 而现在,羌人几乎倾巢而动,至少也有四五万人之多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