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星期六大屠杀-《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,抗议电报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,舆论将Nixon与希特勒相提并论。连宗教界和原先支持Nixon的出版物,都愤怒地指责Nixon。

    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则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。

    整个美国像开了锅一样,群情激愤。

    在民意的推动下,众议院决定对总统进行弹劾。

    Nixon决心顽抗到底,他一面销毁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,一面继续强调行政特权,表示“遵循从华盛顿到约翰逊历届总统所遵循与捍卫的先例,决不做任何削弱美国总统职位的事情”。

    他交出的电话记录千疮百孔,大量重要的内容被诸如听不见、无情报价值等字眼代替。

    Nixon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公众。

    因为并没有证据证明考克斯有渎职枉法等过错,法院判定解雇考克斯是非法行为。

    判决一出举国大哗。

    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还裁决,Nixon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两位司法部部长,辞职不从,是因为他们都在国会保证过,不会介入调查。

    特别检察官没有重大过失,比如杀人、放火之类的,是不能被解雇的。

    如果真听了Nixon的话解雇特别检察官,估计他俩以后也不用混了。Democratic Party主导的国会可以追杀到他们天涯海角。

    司法部的三号人物博克,迫切想要上位。而且,他没跟国会做过保证,虽然道德上面有瑕疵,但是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事后,这位司法部代理部长,承认当时Nixon许诺提名他为大法官。

    最终,Nixon没机会提名他,倒是80年代里根,倒是提名他担任大法官,不过被Democratic Party控制的参议院否决了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大屠杀”之后不过一周,民调显示支持弹劾者首次超过反对者。

    FBI局长埃德加·胡佛,敏锐的发现事情风向不对劲,他当即作出新的表态。

    “此前,总统颁布的对于《华盛顿邮报》调查的命令,很可能违反“第一修正桉”里面赋予人们的言论自由、出版自由的权利。”

    “FBI将暂时终止,此项总统令的执行……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