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张绣何许人也? 为曹魏食邑最多的功勋,食邑更在夏侯渊、夏侯惇、曹仁等人之上。 现在他们的后辈,都聚集在魏讽麾下。 共谋大业!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,他们都出身荆州,或多或少和荆州沾亲带故。 自从荆州不战而降后,他们跟着蔡瑁、刘琮投靠了曹操。 然而,被冠以投降的标签后,他们在曹魏集团非常不得人心。 没人会敬重这样的同僚! 魏讽利用了他们的心理,将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船上。 “吾有关将军的书信!” “只要能够夺取邺城,将贼子曹丕诛杀,曹军必然崩溃!” “等到王师北上,汉室可兴!” 提到曹丕,张泉的神色变得极其不自然。 他父亲的死非常诡异,因为曹丕曾对张绣说过: “你杀了我的兄长,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?” 张绣因此抑郁、惶恐。 张泉怀疑,他父亲的死似乎与曹丕有关。 曹操为显气度、胸襟,并没有因为曹昂、典韦战死宛城而苛责张绣。 但曹丕不同! 他对张绣没有任何好感。 一群仁人志士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走到了一起。 魏讽成为了他们的领袖! 他假借武圣关羽的威名,号召党羽在邺城发动一次反击,以匡扶汉室。 “曹贼南征北战,邺城兵力空虚。” “但纵使如此,我等手中也没有任何兵马,如何夺权?” 张泉提出了心中的疑惑! 他们都出身名门大族,没有万全之策,怎敢压上身家性命? 魏讽嘴角勾起,轻笑道:“此事易尔,长乐卫尉陈祎已经答应起兵!” “长乐卫尉执掌宫城禁军,非曹魏亲信不能担任。此人真的可信?”宋良疑惑道。 “他有把柄在我手上,由不得他!”魏讽沉声道。 众人纷纷放下心来。 “为了大志!” “为了中兴汉室!” 魏讽与其党羽歃血为盟,准备在邺城起事。 “曹贼非刘氏而称王,天下共诛之!” 口号响当当。 他们如同衣带诏的董承、汉太医令吉本、少府耿纪、丞相司直韦晃等人一般,为反曹魏先驱。 然而。 长乐卫尉陈祎在答应魏讽后,回到家中惴惴不安。 一旦起事失败,他的儿子、女儿等一家老小,都会成为刀下亡魂。 纵使起事成功,将曹丕斩杀于邺。 魏王曹操亲率大军攻邺,他们如何防守? 武圣关羽勇猛无双,天下无敌。 他也不可能从荆州增援邺城。 这是最让陈祎心悸的事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