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唯有诸葛家族以身作则,再拉拢一些外来的世家,作为表率。 以此引导百姓种植! 诸葛亮将这个任务,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诸葛均。 他自己则是率众开荒,兴修水利。 对于这些政务,诸葛亮得心应手。 蜀中浩浩荡荡地大开发,在诸葛亮的指引下展开。 刘备为了表示支持,带着刘禅亲自参与春耕。 农业自古以来,都是立国的根本。 春耕时节到来,官府最重要的任务是“劝课农桑”。 简雍以泥土做成“耕牛”的模样,用来祭祀、敬神。 刘禅被迫参与到各种仪式当中,人都麻了。 “劝农诏”在汉朝历史上发布过多次,甚至能够称为“国策”。 刘备身为汉室帝胄,当然要完美地继承。 只不过规格没有这么高而已,毕竟皇帝还在许昌当傀儡。 从汉文帝到汉景帝三年的时间里,朝廷一共发布了八次劝农诏,鼓励人们从事农耕。 他们参加各种“农耕典礼”,后宫的女眷也要举行“养蚕大会”。 忙忙碌碌之中,刘禅终于脱身,带着关兴、张苞等人,远离大部队。 山谷清新,林木滴翠。 刘禅心旷神怡,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。 “这可比打仗累多了。”张苞抱怨道。 繁文缛节,最是折腾人。 可见“春耕”二字的份量,举足轻重。 “若是一般的庆典,我肯定溜了。”刘禅淡然自若道。 这种事,他没有少干。 在春节的时候,刘备各种宴请、祭祀,刘禅都是找借口推辞。 为此,还被诸葛亮训斥了一番。 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!” 简单地说,就是祭祀和打仗一样重要。 这可能吗? 在古代确实是。 祭祀除了繁文缛节,尊崇古制以外,还有一个作用。 稳定人心! 民心非常重要,商鞅变法时,储君嬴驷触犯了法律,引发无数的农人抗争,直呼“交农”。 “交农”就是将农具上交给国家,表示不干了。 如果官府不答应所请,便永远不再耕耘,这代表着官府失去了民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