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建安二十年冬十一月。 天穹宛如崩裂,降大雪封路。 冷风如刀,千里白茫。 客室内炉火旺盛,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几分暖意。 炉火上,温热着一壶浊酒,酒香四溢,散出沁人的芳香。 “巴中捷报,翼德已拿下宕渠。” 刘备兴致浓浓,振奋得拳头攥紧。 “恭喜主公啊!” 诸葛亮神色一震,旋即恢复自然:“多亏了这一场大雪啊,南郑的曹军这才无法增援。至于张郃的数万兵马,根本不是翼德的对手。” 在听到南郑的曹军时,刘备眼中尽是忧虑。 “阿斗年岁尚小,又处于军旅之中,莫要冻坏了身子才是。” 说到这里,刘备想起了一人,他的义子刘封。 刘封刚烈勇猛,是刘备亲自培养的继承人。 奈何不是亲生,刘备因此而犹豫。 他询问过诸葛亮继承人的事,诸葛亮只是摇头不语。 刘备只好去信询问关羽,得到的回答是: “兄长自有子,何必立螟蛉?” 义子也是子,但始终不如亲子。 诸葛亮看刘备神色突然黯然,慰藉道: “阿斗从小锦衣玉食,没有吃过苦。但他已经经过子龙的考验,比主公想象中还要坚毅。” “若是主公实在担心,可命人送些犒赏之物到宕渠。” 刘备欣然应允道:“善!” “阿斗年岁渐长,应该多安排一些贤者与他接触。”诸葛亮提醒道。 刘备险些忘了此事,恍然道:“孔明言之有理。” 说完,他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一番,越看越满意。 诸葛亮无奈地叹了一口气:“亮公务在身,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教导阿斗。蜀中贤良辈出,德高望重者比比皆是,主公可从善挑选几人。” “孔明有合适的人选吗?”刘备追问道。 一问到关键问题,诸葛亮便闭口不谈。 “主公自可甄辨。” 刘备无奈地摇了摇头,和诸葛亮品了一壶热酒。 不久后,他召来法正、刘巴,询问刘禅老师的事。 刘巴举荐了一人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