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棋盘-《调教乱世》
第(2/3)页
他缓缓的走下龙椅,来到王沐之和白羽的身边。
“这将会成为我们北伐中原,收复故土的最佳时机。时间上并不充裕,给你二人半年时间,给朕训练出两支精兵来,兵贵精不贵多,兵丁不超五万,人员在禁军中随便挑,朕只要结果。”
夷胡儿将墙上的一块幕布掀起,一副巨大的地图展现在二人面前,他随手指向一处。
“王将军率领一路兵马从江陵出发,由水路自襄阳入均口,然后从淅川直趋武关进军汉中,你的目的是牵制赵国骑兵回师救援。”
他将手指向东挪了一下,那是长江的入海口。
“白将军,关键在你这,你领一路兵马过长江渡口,由淮阴出兵北上并州,攻取雍城,以雍城为据点,稳步蚕食幽、青二州。待到幽、并、青三州收复后,朕会领兵御驾亲征,三路军相互呼应会师关中,朕要还都于长安府”。
白、王二人单膝跪地,口中应“诺”,但是眼中却闪着截然不同的光芒……
陇国天水府,城池不算高,也不算大,石头垒成的一丈多高的城墙。没有护城河,也没有护佑城池的暗堡之类的东西,一个用粗大的原木钉成的粗犷的城门大开着,能看见城里来来往往的人群。
军队驻扎在城堡外面,这样的城堡甚至不如平城。但是他却是夷族陇国控制六百里土地的首府所在,地位的重要性,仅次于潼关城而已。作为一国都城,确实寒碜了一些。
陇国皇宫处于天水府偏东南的位置,说是皇宫其实只是原夏朝陇州都督府改建的。陇国皇帝尉迟圭生活上是很简朴的,懂得爱惜民力,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合格的。当然天水府也只是尉迟圭的临时都城,他的目标是打败宇文韬后,迁都长安府,未央宫他垂涎已久了。
尉迟圭半卧在软榻上,花白的头发并未编成辫子,散落在肩头。脸上的潮红刚刚退却,透着不健康的苍白,早年困苦的生活,使得他疾病缠身、未老先衰。
巫医刚刚退出去,手中端着小半碗滚热的鲜血,皇帝陛下头疾越来越重了。放手指血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,需要放半碗手臂血,才能缓解血冲头颅带来的眩晕感。
放完血的尉迟圭身体有些虚弱,但是精神却好了很多。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夷族美女,跪坐在他的身后,用修长的手指,轻轻揉按着尉迟圭的脑袋。
尉迟圭手中握着三枚竹简,举得远远的,凝目读着前线传来的军情,英雄迟暮,他的眼睛也开始花了。竹简上的字不多,传递的讯息量却很大。他很快就看完了,随手把竹简递给站在身侧的无须老者。
那年老的宦官便是中常侍葛元,他负责传达诏令,掌理文书,甚至可以左右皇帝视听。将竹简上的内容快速地浏览了三遍,抬头发现尉迟圭正含笑看着他,赶紧低下头,一副等候命令的样子。他知道尉迟圭是非常忌讳宦官干政的,所以皇帝不问,自己绝对不乱说话,容易招来杀身之祸。
尉迟圭似乎非常满意葛元的表现,笑道:“呵呵,对于此子,大伴儿你怎么看?”
葛元躬身道:“回陛下的话,老奴愚钝,仅听陛下吩咐。”
尉迟圭指着葛元哈哈大笑:“你不是不知,而是不说罢了。”
葛元吓得匍匐在地:“老奴愚钝,不能为陛下分忧,老奴该死。”
尉迟圭没有理会他,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在给他下达命令。
“这个汉人小家伙倒是有些意思,尚未及冠就能有此绰见,也算难得。就是来历有些可疑,想来谢农应该已经有所察觉,估计已经安排斥候去调查了。
第(2/3)页